2016年12月11日 星期日

梁陷己陷中共 選委堅守「不要最壞」

一切都是689自設自陷的局,俗語說的「奸有奸輸」。

梁振英一上任,便出現2012年反國教、2013年HKTV的大型抗爭,在教育和娛樂層面挑釁原本不理會政治的階層。繼而是2014年的雨傘運動,此人一心計劃開槍,要讓「習近平」與「港版六四」兩組詞語永遠結合,幸而最終疑被叫停,但其狼子野心已為全港(及中共)頭腦清醒者看清。雖然雨傘失敗,繼後又出現所謂拆大台、退聯、清算等令抗爭者灰心的行動,但七十九日佔領真正喚醒很多中產。2015年初,梁振英再獻新猷,在立法會向全港介紹一本沒有多少人認識的「香港民族論」,挑起港獨爭議,意圖自製危機再自成救世主,為連任鋪路。到2016年初,又旋即出現旺角騷亂。

但香港人都不是傻的。雨傘失敗,但其政治能量像輻射般不斷影響未來。無論是區議會選舉、立法會選舉到今天的選委會選舉,都出現前所未見的高投票率。在選委會選舉中,更有不少專業人士首次從政。換言之,過往對政治漠不關心的專業中產,醒覺了,不單積極投票,更加親自落場,深深明白「你不理政治政治也會燒埋身」的道理。這些效果明顯是雨傘運動加梁振英促成的。

本來,梁振英一心搞亂香港,意圖赤化大搞中港一體,令很多人政治覺醒,並以反梁為目標參政。怎料人生如戲,在選委會選舉前兩天,梁振英被取消資格,同時在選委會選舉中,民主派亦達成300+的目標。換言之,把香港搞到雞犬不寧的梁振英,卻鐵定無法連任,卻又刺激香港人政治覺醒,令港人在雨傘後三場選舉均守住戰場,並得到左右行政長官選舉結果的政治能量。這個結局,是梁振英一手迫成,怎不叫人心裏涼上加涼。

梁振英上任前,香港的狀況本是極度穩定,行政長官選舉結果很大程度上能控制在北京手上。如今,最「穩定」的中產陸續投入政治,民主派有超過三百個選委,足可提名兩個候選人;梁的退出,令反梁議題突然失焦,霎時群雄並起,候選人增加,三百多票更有機會左右大局,也變相增加了談判籌碼。簡言之,最終結果恐怕連中央也難以控制。

這個結局,證實過往五年梁振英路線的失敗——強硬、挑動社會撕裂鬥爭的路線,得到的結果竟是讓民主派有更大機會左右行政長官選舉,大大挫敗了中央的操控權慾,比起梁振英上任前的香港,中央面對的不確定性竟然更高。因此,不妨樂觀一點,既然中央能DQ梁振英,選委會結果將會是催化劑,令梁振英路線被全盤否定——如果張曉明一如成報所言在半年內被換,這個樂觀會更接近事實,至於張德江,以其政治核心之位則相信不會這麼快被鬥倒。

最後,究竟326個民主派選委將如何投手上一票呢?四年前,香港人還沒有見識過梁振英,不知道原來有人可以把香港的繁榮基石輕易弄至東歪西倒,因此,當時香港人的政治意識還是天真的,大都只有理念沒有權謀,結果就讓權謀最厲害的梁振英把香港搞得天翻地覆。五年後,大家是否會重蹈覆轍?

無論怎樣投,制度在這一刻都不會改變,但你怎樣投卻可以決定一個不那麼壞的上台,這就是政治現實。而梁振英告訴你,讓一個像他那麼壞的人上台,你連原來擁有的都會被扼殺、摧毀,令你想爭取的更遙遠,更寸步難行。

要改變制度,你的對手是中央,但當中央覺得你們是班白痴,明明可以左右大局卻在玩君子遊戲,它只會對你不屑一顧,莫說爭取談判,最終只爭取到一時的「型」。再說,你既認為制度不公,為甚麼還玩選委會遊戲?選委會遊戲是何等不公平的制度?

政治要講理念,但也要講實際效果,我們要有底線,但不要道德高地。ABC的算盤打不響,但背後的原則——不讓最壞的上台——不應改變,如果三百幾個選委又去投白票或支持一個不可能勝出的自己友,結果還是最壞的上台。

無論如何,香港人真的邁向政治醒覺(唔使提我,我知仲有港豬),抗爭者(特別是犧牲很多的學生、年輕人)沒有白費心機,這點是值得欣慰的,你們的積極投票回應了他們的犧牲。我相信,以香港人的慧根和英國人留下的遺產,在不斷參與政治的過程中,其政治智慧也會萌發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