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有少量劇透)因為崇慕邱吉爾,去了看《黑暗對峙》(Darkest Hour)。去年的《鄧寇克大行動》(Dunkirk)說的是鄧寇克大撤退的前線,《黑暗對峙》說的是大撤退的幕後,即邱吉爾如何抵住重重壓力和議和派談判的要求,策劃了這場大撤退,並得到近乎奇蹟的結果。兩套電影一起看,整件事便很立體。
《黑暗對峙》全是文戲,但毫無冷場,非常精彩。邱吉爾是神級的歷史人物,既是軍事強人,又是文學翹楚,能文能武;既是貴族出身,卻又不修邊幅;既威嚴狂躁,又幽默機智。這種神級人物,很容易被電影神化,用神級的角度去描述,但《黑暗對峙》完全沒有這樣,電影中的邱吉爾充滿缺點,即使他信心十足,但都有動搖和迷惑的時候。換了在今時今日還愛神化領袖的國度,這種接近真實人性的描繪簡直不可思議。西方電影可以把一個歷史偉人描述成凡人一般,不像某些國家,只把暴君、魔頭或平凡將領描寫成偉人甚至是神。
電影中最難忘的一幕,是主戰的邱吉爾,面對是否要跟希特拉議和的決定,感到很困惑。即使他得到英皇的默許支持,仍然下不了決心。這時,他竟然去搭地鐵,跟地鐵的平民百姓討論起來。出乎其意料之外,一眾乘客對於與希持拉議和,竟然激動大叫NEVER。
邱吉爾受到激勵,立即回去向外閣發表演說探風。他有一段話大意是這樣的:「議和,有些人會從中得益。他們可以遠遠在納粹黨的視線外,好好地生活,任由其他平民百姓受納粹的折磨;那些飛機可以飛過白金漢宮、溫莎堡的上空,去轟炸那些無財無勢的平民。」
這一幕,令人感動又悲嘆。誠然,這是一個戲劇化的處理,但也反映一個事實:當時英國人的主流想法,是拒絕就此議和,這從邱吉爾上任後得到民眾廣泛支持,以及民眾動員起來抗戰的態度可見,或從英國人可從民間召集八百多艘遊艇自發前往鄧寇克救援被困的英軍,令英國保留了最大的軍事實力一事,側觀當時的民情。
我長大的地方,不斷面臨威脅,大部分人都像Halifax、Chamberlain的主和派一樣,不斷妥協,妥協,再妥協。今日的香港,不是有一堆又一堆這樣的人嗎?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就讓極權暴政在自己的視線外為所欲為,弄得多麼民不聊生,他們也可在僭建的屋內安安樂樂,任由自己長大、生活、出身、發迹的地方慢慢被侵蝕至體無完膚。可悲的是,這裏沒有多少人有勇氣對侵犯say NEVER,甚至覺得say NEVER的人是搞事、挑釁對手、受暴政壓迫的罪魁禍首,教訓你「怎可能贏希特拉?」,慢慢讓這裏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廿年來,香港的領土沒有改變,但構成香港的核心價值、用以界定「香港」的種種,已一塊一塊遭割掉。一國兩制被一口一口吞噬,甚至領土也因一地兩檢而行將改變,結果呢?只有一批又一批人為了自己利益,說盡荒謬的事,做盡無恥的事,叫你妥協和接受,不接受就離去,偏偏飽受壓迫的人,就是never say NEVER!
始終,香港人,只是被英國統治過,而不會是英國民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