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9日 星期二

1966年騷亂與2016年騷亂比較

1966年騷亂與2016年騷亂比較

- 1966年九龍騷亂的本質,與大部分港人聽過的六七暴動並不同。1966年騷亂大約一個星期才平息,民生議題為觸發點;六七暴動則是一場政治暴動,是一班土共(如工聯會)支援毛澤東發動的文革而來。

- 港英政府為了解1966年騷亂的真相,成立了由大法官主持的調查委員會,在大會堂進行公開聆訊,並把騷亂過程一一記錄下來。其中一位作供的證人,是已故的葉錫恩女士,她曾協助被捕人士,而其最令人震驚的供詞,是她指曾收到消息,有警察煽動群眾破壞,製造藉口讓警察武力鎮壓,但她拒絕提供消息人士的資料而被控藐視。(《十年》裏的「浮瓜」,不是新鮮事)

- 根據調查委員會的報告,1966年騷亂是由一些社會和經濟問題引起,政治成份不重。首先,在19641965年,經濟大幅波動。首先是樓價急升,經一輪炒賣後大幅下滑(今天地產也是問題之一),銀行更曾出現擠提。到1966年,一個民生問題觸發了抗爭,那就是很多人熟知的「天星小輪加價」。

- 天星小輪提出加價後,一名叫蘇守忠的青年在中環往天星碼頭的通道上抗議(蘇後來出家做了和尚)。蘇在那裏站了幾天,有同情者加入,一起坐船到九龍,並引起群眾關注和聚集,人群延伸到彌敦道。警察採取行動不准他們前進,示威者擲石還擊,更有人在街上燒雜物。混亂中有人搶掠店舖(年初一騷亂卻沒有人這樣做)。隨後幾天晚上,九龍彌敦道都有群眾聚集,動亂蔓延至西九龍多個公屋,防暴警察加緊鎮壓,拘捕了很多人,約一星期,市面才回復平靜。

- 調查委員會經聆訊後,得出騷亂的主要原因包括:(1) 政府與市民有隔膜,特別是低下層市民,他們有怨氣不知如何上達,政府也掌握不到市民的心聲;(2) 年輕人精力過剩,社會沒有渠道給他們發洩,騷亂激發了他們的反叛心理,藉破壞尋求刺激;(3) 一般市民對香港沒有歸屬感,覺得破壞了也不感可惜。

- 這些結論,引起當時港督戴麟趾的關注,並接納委會員的建議,重新檢討有關政策。具體回應包活:(1) 政府日後增加與民眾的溝通,包括設立民政署,委派地區專員,促使下情上達;(2) 舉辦「跳舞大會」等活動,讓年青人發洩精力。(3) 舉辦連串大型活動,推動港人的市民意識,使公眾感到社會是穩定的,政府有能力管好這個地方,包括舉辦了三次的「香港節」,以提高「香港人」這個身份認同。

- 當然,以上的措施並不能即時解決問題,港英政府知道要從根本上長遠解決,才致社會和諧(不是得把口天天說和諧和諧和諧)。經歷過19661967年的動亂,港英政府知道不能讓香港幾百萬居民自生自滅,不能用強硬手段壓迫一切,而要用懷柔政策安撫民心。這段時期上任的麥理浩,改善了教育、醫療、房屋和福利等公共政策,令香港逐漸走上富強之路,很多人在這裏安居樂業,港人開始脫離殖民地子民的心態,令香港成為歷史上的一個神話。


回顧1966年的騷亂以及港英政府的處理手法,再比較年初一的騷亂,有以下啟發:

1. 雖然題旨不同,但同樣是社會經濟民生出了問題,不過今天還多了追求普選的政治問題——時代始終是進步的。

2. 今天的特區政府與民眾的溝通,比殖民地政府更高高在上且獨裁。這個政府繼承港英的政策諮詢程序,卻大都是偏聽的假諮訊,連顧問報告都可不屑一顧而拒發電視牌,官員只會把一切責任歸咎反對者。今天不是怨氣不能上達,不是官員不知道市民的怨氣,但只會無視並不斷打壓,一副「官到無求膽自大」耐佢唔何的態度。

3. 當年港英政府不當香港人是香港人,今天特區政府同樣不當香港人是香港人,透過種種手法,務必要令「香港人」這個身份消失,而強迫這些人當「大陸人」,要中港融合,實情是要以大陸文化吞掉香港——國民教育、普教中、消滅粵語、壓抑地道文化、每天150個無審批單程證名額等,令香港人已有再被殖民的深切感受。與1966年不同但又殊途同歸的是,今天香港人深深認同「香港人」這個身份,對這裏有極強歸屬感,覺得失去了非常可惜。

4. 騷亂的主力仍然是年輕人。年輕人精力旺盛敢於抗爭這一點不變,但當年無處發洩只因無所事事,今天無處發洩卻是政府把一切出氣口倒塞,再加大壓力去壓抑這群人的聲音,反抗自然越大、越激。

走筆至此,我只想問:特區政府一眾官員譴責暴徒,然後你們會做甚麼?你們會像港英政府般獨立調查事件起因,認真解決問題嗎?你們會回復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嗎?你們會認真聆聽民意而不是事事以大陸和地產商的利益為先嗎?眾多的民生問題如這次的觸發點小販(本質是貧窮),你們又會認真解決嗎?

你們不會吧?你們只會譴責,譴責,譴責,拘捕,拘捕,拘捕,打壓,打壓,打壓,然後,就是重推國民教育,繼續普教中,繼續推網絡廿三條,迫香港人放棄做香港人,繼續發動輿論批評年輕人是廢青,你們從不懂懷柔,只會繼續鬥,鬥,鬥,繼續破壞香港一直賴以成功的核心價值.......

你們遠遠不及一個殖民地政府!

我有說錯嗎?我希望我大錯特錯,你有本事,就證明我完全看錯你這個政府吧!

11 則留言:

  1. 說得對!

    管治模式是問題中的問題癥結。

    回覆刪除
  2. 民主社會的規則是容許不同政見共存...
    少數服從多數,不能要多數服從少數...
    現實是每種不同政見各有不同優點缺點,應要綜觀全局適時取捨,不能只以自己政見之優點與他人政見之缺點相比...
    如果因多數不服少數而作出危害社會行為...
    這是反民主行為...
    現情況你是少數一羣,應該使用合法方式宣揚,感染他人,耐心等候...
    當與你政見相同的一羣是大多數,便是你慶祝時候...
    現實是民主道路需要有耐性,路程是艱辛漫長...
    可能需要10,20,30年或以上方能達成...
    年輕人,不要認為三數年間能夠實踐...慢慢來!

    回覆刪除
    回覆
    1. 當初領匯上市,只有少數人反抗,多數人都認為應該上市。結果?

      不論多數少數人的意見也應該看論述本身同長遠

      刪除
    2. 民主唔係淨係少數服從多數,多數人亦要尊重少數人嘅聲音。
      今日嘅政府,係完全無視呢啲少數人嘅意見!

      刪除
    3. 少數?回歸以來立法會選舉全部都係泛民票多wo
      不同政見?依家有不同政見係立會就算拉埋布佢都唔肯同你談判wo
      依家係少數人無視多數人,迫到多數人果邊有d少數派忍唔住出黎開波wo

      刪除
    4. 少數?回歸以來立法會選舉全部都係泛民票多wo
      不同政見?依家有不同政見係立會就算拉埋布佢都唔肯同你談判wo
      依家係少數人無視多數人,迫到多數人果邊有d少數派忍唔住出黎開波wo

      刪除
  3. 追本溯源, 官迫民反是深層底因, 暴動禍首乃特區政府, 以及一眾代表既得利益集團的保皇派; 他們支配行政與立法機關, 無視民意, 不斷倒行逆施, 比如罔顧顧問報告拒發電視牌照給港視, 搞政改假諮詢及揑造民意, 以綜援假裝退休保障, 委任九成以上港大校友及教職員反對的教育敗類做校委會主席, 等等; 毋庸置疑, 一個以鬥爭為綱的特首及其背後的北京政權是萬惡之源.

    回覆刪除
  4. 1966,1967是1997前
    2016是1997後,十年多董建華曾任權現梁振英... 明顯都是他們樓上仲有老闆。

    回覆刪除
  5. 中國政府冇辦法融合的管治,只可以安插服從的官僚,以達到排除異已的效應。改變政策,另立法規只是為了避免責罵及權力的最合理手段

    回覆刪除
  6. 你所描述的,大部份都沒有錯,有一點,雖然很微小,但很重要,當年的暴徒沒有人去包容,姑息,但今天的“年輕”人,甚至暴徒的所作所為,都被政治化,合理化,理想化。我們都有自己的理想,思想,和言論自由,有識之士如同你等,說話會有影響力,好好地使用,讓這個家 - 香港,不再被政客分化,讓香港成為中國步向民主的榜樣。繼續讓政客拉香港政府的後腳,繼續拉布,繼續破壞香港的管治能力,繼續醜化香港官員,結果就是拖跨香港,最後受害的是香港,(單單香港受害,永不能拖垮中國),令香港讓路給其他的省份/特區發展,這不是香港人所希望見到的。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