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9日 星期四

求診先問你有冇買保險


昨天《蘋果日報》介紹了《急症室的福爾摩斯II(增訂版)》這本書,作者是資深急症科醫生鍾浩然。當中提到,有私家醫生把病人當「搖錢樹」,沒充分檢查便斷言病人患腹膜炎,安排留院及腹部電腦掃瞄,「埋單」要兩萬元;翌晨改到公院急症室求醫,卻發現只是普通腸胃炎。病人母親更說:「嗰個醫生根本就無當過我哋係人,喺佢眼中只係一棵搖錢樹。」

約十年前,我也經歷過類似的事。

那時,我患上了慢性鼻竇炎,一連幾個禮拜都流很多青黃色的鼻水,卻沒有感冒徵狀。看了幾次醫生也沒見好轉,最後唯有看專科。

先說明什麼是鼻竇炎。鼻竇是鼻腔裏面一些很細小的孔,血管很少,故藥物較難送到這些地方。一般的治療方法,是服用三個星期至個多月的抗生素,確保長時間把藥物送到鼻竇,將引起發炎的細菌完全消滅。如果這樣也不能康復,有可能要做手術,但很罕見。

當時,我聽聞很多人到某大財團開辦的私家醫院產子並大讚其服務。剛巧,我居住的地方附近,有這家醫院的分科診所,於是我便到那裏的耳鼻喉科求診。我記得,那個醫生很年輕,西裝骨骨,但看上去有點像Sales。他很快判斷我應該是鼻竇炎,開了幾天抗生素,然後叫我翌日去附屬的醫院照電腦掃描(CT),再回來覆診。

我只好聽從吩咐,去那家醫院登記。登記時,我對一條問題非常深印象——「你有沒有買保險?」還是首次有醫療機構問我這樣的問題。我坦白告訴對方我有。

照CT很簡單,過程很順利,盛惠二千七。因為沒有住院,也不是意外造成,所以保險不包。

到覆診日,醫生看完CT,確定是鼻竇炎了,便說再開一個星期抗生素給我,如果下星期沒有好轉,便要動手術,手術是全身麻醉開刀的,他一邊指住CT片一邊解釋手術如何做。

一星期後,沒有好轉,醫生叫我去附屬醫院排期開刀。

這一刻,我覺得件事有點痴線。鼻竇炎,不是什麼罕有疾病,也不見得會輕易死人,平時傷風感冒你流帶色鼻水,其實也是急性鼻竇炎,不過一般隨傷風感冒結束而痊癒。我完全無法理解,為什麼鼻竇炎要開刀?錢不是問題,因為正如我說,我買了保險,住幾天醫院做個手術,問題不大,問題是,那是全身麻醉的開刀手術,全身麻醉已經有一定風險,麻醉後有沒有後遺症、對身體的損耗如何等,叫人憂心。一個人,如果可以避免做這種手術,當然避免,為何我要冒這個險去醫治一個本就平常的病症?

我完全接受不了這個建議,於是決定看另一個醫生,尋求second opinion。經朋友介紹,我到位於旺角中心的一個耳鼻喉醫生求診,是那些在公立醫院做了很多年再自己掛牌的資深醫生。

我見到醫生,便解釋我的病情,並拿出CT片給他看,問他我是否要開刀。他邊聽邊皺眉和有點不耐煩,如果他不是醫生而是地盤工人,他應該會說一句「痴X線」。最後他正眼都沒有看過CT片,便幫我看症。只見他把一個裝有小鏡頭的儀器塞入鼻孔,我便可以從黑白的螢幕看到自己鼻竇的情況,他一邊講解會怎樣醫,先在診所做一個很小的手術,打通鼻腔(大概那些意思),再服三個星期抗生素,如果毫無改善,才考慮開刀。

我聽從吩咐,做了一個不用全身麻醉、坐着做的診所小手術,然後回家食藥。情況一直有好轉,三星期後只有少許鼻水,已無色。他再用鏡頭一照,說已痊癒八八九九,再吃十日療程應該便沒事了。結果也一如他所料,後來完全康復了。

說起這個經歷,是想大家要留意一些事情:

1. 不要無端端照CT。CT沒錯很簡單,又快又沒有不適感,醫院可以很快做完,但我後來才從另一個醫生口中知道,CT的輻射量非常高,那即是從不同角度拍了很多張X光片,所以他向來叫我照磁力共振(全無幅射但過程耐又較辛苦)。一間診所也有的照鼻腔鏡頭,而我卻無端端去照CT受了很多輻射,完全係洗錢搵自己笨。

2. 即使買了保險,不要以為不用付錢便隨便接受手術的建議。《急症室的福爾摩斯II》這本書和我的經歷告訴大家,醫生不一定偉大,動手術加住院可收取最大筆診金,照CT也是極有效率的賺錢方法,故可能會是某些醫生或機構的首要建議,但如無必要誰願意去做手術?

3. 面對麻煩的病症,必須必須找second甚至third opinion(但不是搵GOOGLE)。

4. 私家醫院服務一流,住得舒適,姑娘有禮,包裝漂亮,但那些醫生不一定比其他醫生包括公院醫生好。

5. 在當今的香港,什麼專業都可以Sales化,明辨的批判思考十分重要。

6. 醫生掌握的專業知識是平常人不可能掌握的,而且以救人為己任,所以醫生有這麼高社會地位,病人也只能信任醫生,期望醫生有極高的專業操守。所以,醫生變成Sales,只為診金而沒有給予最適合病人的意見,當你是搖錢樹,是最為卑劣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