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4日 星期日

Facebook帳戶復活後記(一)


Facebook帳戶(葉一知)2016123日晚上,復活了。一切資料仍在,除了幸運,也多謝大家的關注和幫忙,文末再一一道謝。

這次事件得到很多人關心,原因不是我,而是事涉言論自由。事起於我,故有需要向各位交代一些重點,才是負責任的表現。

首先,有些舊帳戶的朋友不知道發生甚麼事。這就是Facebook被停的可怕之處,如果你無法作聲,你已是消失得無影無蹤,一下子可以把一切刪除掉。120日帳戶被停用後,我只能用後備帳戶和twitter告知大家發生甚麼事,但我很少用這些帳戶,follow的朋友不多,所能告知的人也極少,我更像一下子失去了一萬個朋友的消息。不過,我當時認為只要我交文件,帳戶會重啟,有相關經驗的朋友說隨時要一至兩星期,於是我決定耐心等待算了。結果三日後,對方以我年齡不足說刪除我的帳戶(轉頭更說刪除了不能恢復,很抱歉如果你原來夠秤的話......)。詳情已在前文提及,仍有興趣的可在這裏看到:http://yipyatchee.blogspot.hk/2016/01/facebook.html

第二,其實Facebook並沒有通知我帳戶已回復,最快知道的是其他網友。我是從網友才得知自己「復活」了。當然,Facebook也沒有向我解釋。不過,出手襄助的莫乃光議員,轉達了Facebook的回覆,因為他把這段回覆放到留言上,即已公開,故我將之轉載到此:

「我接觸Facebook後,他們展開內部調查,數小時後剛給我的「公開」回應如下:

"We can confirm Yip Yat Chee's (Ye Yi Zhi) Facebook account has not been suspended nor has it been check pointed for age verification. The email message that the user received for age verification has not come from Facebook." - from Facebook

我個人懷疑,葉一知收的電郵可能是針對性的釣魚訊息(phishing),希望你沒有把任何個人資料傳給對方。如果可以找回你原本收到自稱來自Facebook的電郵,連同那些電郵的full header,我和資訊保安專家朋友可以分析一下。」

莫乃光先生大概是23日晚上7時多留言的,跟網友通知我舊帳戶復活的時間差不多。

Facebook大概的意思是,他們沒有停我帳戶也沒有要求我證明年紀。莫乃光先生懷疑是phishing

關於這一點,其實之前也有網友提過,但我認為機會不大,但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亦已把事情的截圖整理交給莫,那就讓專家去研究好了,現階段相關截圖也不便在此公開。我認為機會不大,只是基於常識——對方有非常完善的系統結構,系統的設定和運作嚴謹得無懈可擊,更重要是,擁有如此嚴謹的phishing系統,卻沒有向我索取更重要的資料。我交出的資料除出生日期外,基本上在網上是不難找到的,而出生日期本來就不是甚麼重要資料,很多人也會把生日在Facebook公開。如果對方再問我索取多些資料,我反而有戒心,但對方竟然很快告訴我年齡不足要刪除我的帳戶,在我強烈反對和發火後,又不再拉鋸,不開出restore的條件(例如你交多些資料等等)。所以,這令我很難相信是phishing

至於究竟是甚麼事,我暫時不下結論。當然,如果Facebook願意調查,我樂意協助和對質,但我相信不會有調查了。最緊要,勿讓我「被協助調查」便可。

後記還未完,下一篇我會說說有關實名制的問題。不過,在結束之前,我希望先在此處向各位表達謝意:

1.      感謝每位關心的朋友,你們的留言、Inbox訊息的支持,都令我感動。
2.      幫忙轉發文章的朋友、團體、網站等,特別是我冒昩tag了或inbox向你求助的朋友,很感激你把這件事轉發出去,不單讓更多人關注,更重要是讓所有人警惕。也感激所有可能在暗中幫忙而我不知道的朋友。你們的行為,不是令我得益,而是在守護香港僅有的言論自由空間。
3.      感謝各網媒轉載,讓我原來的Facebook朋友得知事件,包括《評台》、《立場新聞》、《獨立媒體》、《852郵報》和《輔仁媒體》(排名不分先後)。如有遺漏,是本人之過,請見諒。
4.      在這裏點名多謝三個人:史兄、Takki MaJansen Lu,這幾個是少有與我見過面的網友,在帳戶被封那天,他們給予我很多意見,提供協助,讓我知道應該怎樣做。衷心感謝你們。
5.      最後,我要向莫乃光議員再次表達衷心的感激,感謝他幫忙將問題轉達Facebook,在網絡廿三條鬧得熱哄哄之際(二讀那天正被封),仍抽空幫忙,實在感激之至。


最後,這次事件令我想起兩件事。第一,如果資訊科技界的議員是建制派,我實在不知怎樣求助。很多本土和年輕一代也要靠網絡去宣掦理念,如果資訊科技界議員不是民主派,可想是多麼危險的事。

第二,「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這句話,在是次事件感受更深,大家不能互相扶持,就連僅有的空間都會拱手相讓。互有政見,左派右派,毫無問題,問題是,近年太多擁有同一目標但路線不同的人互相互訐,私怨太深,好像把對方致於死地才甘心。我一直不認同這種方法,也不參與這種方式,因為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的堡壘,其實只是用沙堆砌,脆弱不堪,一戳,便是一盤散沙。如果出事時不互相幫忙,空間一收,便甚麼理念也不用再說。


P.S.還有,經過今次事件,學精了,請大家like這個PAGE:


兩邊資訊九成九同步,最重要是,那是一個後備,如果我又「被唔夠秤」,這個PAGE仍可運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